中创新航5月底集中解约应届毕业生
date
May 30, 2023
slug
calb20230530
status
Published
tags
经济
summary
五名应届毕业生告诉财新,他们在2022年10月与中创新航签订了三方协议,原定今年7月入职,但在5月24日突然收到中创新航人力资源打来的电话,称因“岗位调整”,中创新航决定与其解约,将支付每人3000元的赔偿金,并要求在两个工作日内反馈相关信息。
type
Post
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企业中创新航(03931.HK )5月底集中解约应届生。
五名应届毕业生告诉财新,他们在2022年10月与中创新航签订了三方协议,原定今年7月入职,但在5月24日突然收到中创新航人力资源打来的电话,称因“岗位调整”,中创新航决定与其解约,将支付每人3000元的赔偿金,并要求在两个工作日内反馈相关信息。
5月26日晚8点多,中创新航向已解约的应届生分享招聘会信息,称新能源行业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,为适时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,公司进行了相关业务调整,因此作出解约决定;为积极协调寻找多方就业资源,中创新航搜集了5月27日至6月10日期间,合肥、常州、成都三地计划举办的招聘会信息,以供参考。“5月15日中创新航还在打电话确认入职的事,之后公司拉的签约群开始陆续被解散,5月24日下午通知我解约。”原本要入职中创新航常州总部的李飞对此表示不解,“根本没有防备。”
李飞学的专业是材料与化工,此前拿到了中创新航循环技术研发工程师的职位,被通知解约后,他在5月26日收到了赔偿金和解约函。“临近毕业都准备去上班了,现在突然被解约,一边忙答辩,一边还找工作。”
中创新航是国内装车量仅次于宁德时代( 300750.SZ )和比亚迪( 002594.SZ )的动力电池企业,总部位于江苏常州。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,今年前四个月,中创新航装车量为7.47吉瓦时,市占率8.21%,国内排名第三。中创新航目前第一大股东为常州金坛区人民政府,持股14.23%,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.53%,为其第二大股东。
财新今年3月曾报道,由于订单不足,中创新航在2022年11月、12月开始出现强制双
休、限制工时,不少员工因工作量过低而选择离职。一片能容纳上万人的员工宿舍区,员工数量从巅峰时超过8000人减少到当时的1000多人。(详见财新周刊《动力电池降温》)
在成都读本科的王涵也对突如其来的解约感到茫然,“(中创新航)秋招来学校开招聘会时称自己是国资背景,周末双休,公积金还有10%。”冲着稳定性和不错的待遇,王涵和两个室友一起在去年10月与中创新航签了三方协议,拿到了MES工程师一职,随后公司将他们拉进一个“中创新航2023届校招签约群”,群里一共有420多人。
今年5月中旬,中创新航通知王涵将公司几个号码加入手机白名单,5月24日下午2点多,王涵突然发现他所在的签约群被群主解散,一小时后,他接到了中创新航的解约电话。“加白名单的时候还以为是通知入职的,没想到是解约。”
王涵在电话中询问是否所有应届生都被解约,对方未明确回复,只称是领导的决定。对于解约这一决定,中创新航人力没有给出其他的解决方案,王涵只好答应。
王涵向财新展示了微信里一个中创新航解约交流群,人数已经达到了500人的群聊人数上线,而类似的一个QQ群人数则有980多人,李飞所在的另一个QQ群有700多人,聊天内容均是解约经历和招聘信息。中创新航在常州、厦门、成都、眉山、武汉、合肥和江门共建有七大产业基地,据财新了解,七大生产基地均有应届生反映被解约,中创新航对此表示不予置评。
应届生的不满集中在中创新航进行解约的时间点上,目前大多数公司的春招已经结束,招聘岗位不多,距离秋招又还有几个月。王涵告诉财新,他跟中创新航谈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三年,签完三方协议后就没再留意过工作机会,“如果早一点解约,这件事也就算了,现在春招几乎都结束了,很多岗位也已经没需求。”
即将研究生毕业的李飞感到十分愤怒,他向财新表示,本科生还可以选择考研、考公,研究生没考上公就只能就业,如果中创新航在4月解约,大概还能赶上春招的尾巴,现在自己投了十几份简历都没有回应,要不就是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。“3000元的赔偿金不足以支撑我到今年的秋招,而且秋招主要针对2024届毕业生,2023届不一定有多少机会。”
2020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,车企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急剧增加。2021年,中创新航成为中国第三大电池生产商。2022年10月中创新航登陆港股,公司估值高达580亿元。但上市后,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速逐步放缓,中创新航的股价跌跌不休。
截至2023年5月26日收盘,中创新航报18.34港元/股,较前一日下跌4.28%,总市值325
亿港元,上市八个多月股价和市值双双腰斩。
(文中李飞、王涵均为化名)